3月29日下午,中國中冶在公司總部召開2020年度業績溝通會,以現場會議和“上證路演中心+路演中”網絡雙平臺方式進行。中冶集團暨中國中冶黨委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中國中冶執行董事、總裁張孟星,中冶集團暨中國中冶黨委常委、中國中冶副總裁、總會計師鄒宏英,中冶集團暨中國中冶黨委常委、中國中冶副總裁曲陽,副總會計師、計劃財務部部長范萬柱出席會議,總部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與會領導與現場和線上的國盛證券、華泰證券、安信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金公司、工商銀行、BlackRock、香港中財等上百家境內外機構,近兩百余位投資者、分析師及《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等財經媒體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2020年,中國中冶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主動擔當作為,在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中凸顯央企頂梁柱作用,經營業績再創歷史新高。公司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凈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001億元,同比增長18.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6億元,同比增長19.1%;新簽合同額達10,197億元,同比增長29.5%,歷史性首次破“萬億元”,并連續7年實現10%以上增長,其中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43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大額凈流入,全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280億元。
溝通會上,張孟星總裁就公司2020年度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重點、亮點和熱點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就投資者所關注的“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在冶金行業的技術儲備和發展布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和詳細解答;同時,通過線上直播平臺互動,積極回復線上中小投資者提問。在展望“十四五”規劃和綠色低碳冶金市場的機遇時,公司領導表示,作為冶金建設國家隊,“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一直是中國中冶長期不斷堅持的目標,“十三五”期間,公司已對冶金工程八大部位、19個業務單元開展了開創性的工作,“十四五”期間將會繼續圍繞“綠色化”“智能化”“低碳化”“高效化”進行系統性的創新與升級,加大冶金核心裝備和工藝技術研發投入與創新,承擔起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國家責任。
3月30日-4月2日,副總裁、總會計師鄒宏英和副總會計師、計劃財務部部長范萬柱分別帶領董事會辦公室、計財部、資金部、海工部相關人員組成的路演團隊,在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地開展路演,與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太平資管、華安基金、融通基金、高毅資產等20余家重要機構投資者面對面的溝通,在介紹公司業績的同時,傾聽各大機構和專業人士對公司產業優化、資本運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業績發布期間,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盛證券、安信證券、國泰君安、東北證券等多家重要券商均為公司出具了研究報告并給予“增持”和上調目標價等正面評級;《中國證券報》等主流財經媒體撰寫了多篇公司業績報道,得到多家媒體轉載; 此外,公司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圖讀懂中國中冶2020年業績”,以立體化多渠道的宣傳方式,對社會公眾進行了廣泛覆蓋。未來,公司將繼續創新完善各類投資者關系活動,拓展交流形式與溝通渠道,增進與股東、投資者、監管機構和財經媒體的多層次、立體化溝通。
隨著中冶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高質量發展邁入新的階段,公司將始終不移做強冶金主責主業,全力向高技術高質量建設領域、向新興產業領域挺進,為實現“美好中冶”長富久安目標不懈奮斗。
2020年度業績溝通會
2020年度業績路演